`
lovnet
  • 浏览: 6715057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武汉
文章分类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2007年物价将继续保持低位良性增长?

阅读更多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2007年的价格监督检查工作将突出安民生、保改革、促发展三个重点、明确一个主题、抓好三项基础工作。安民生,就是要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价格问题,组织开展教育收费、医药价格、房地产价格、律师服务收费检查和法院收费等检查;保改革,就是要保障各项价格改革措施贯彻落实到位,组织开展资源和环境价格检查;促发展,就是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组织开展涉农价费和涉企收费检查。明确一个主题就是促进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价格监督检查工作,从促进和谐的高度履行好价格监督检查职责,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维护正常的市场价格秩序。分析认为,在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的背景之下,对价格监督检查工作做出前瞻性的部署显然是必要的,将缓解价格上涨的压力……

房地产市场价格将理性回归

数据显示,今年10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6%,北京以10.7%的涨幅居全国之首。从6月开始北京房价连续5个月同比涨幅超过10%,中心城区二手房单价也突破万元关口。房地产价格的非理性上涨,明显表现出泡沫化倾向,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而中国年轻一族赶时髦,是促使房价泡沫越吹越大的重要因素。我国房地产价格进入快速上升轨道,已持续六七年时间,期间与表现良好的宏观经济彼此推动,奥运会、世博会的促进等,使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为首的房价上涨过快。而今,奥运会已临近,其促涨作用也近乎强弩之末,宏观调控如影随形,房价已缺乏继续上涨的有力支撑。这是因为:

首先,中央政府抑制高房价的决心坚强。自2005年初房地产“新政”启动以来,中央政府疾风骤雨似的密集调控。200635日,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继续解决部分城市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和房价上涨过快问题,进一步表明中央政府调控房价的决心。从4月起,国务院连续出台多项调控房价措施,明确房价上涨责任在地方政府。5l1日,七部委联合出台《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意见的通知》。724日六部委又联合发布《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等。几年来对房地产价格的一系列宏观与微观调控,效果不理想,全国大多数城市房价持续攀升,部分中心城市房价上涨加速,中央政府对这种调控效果甚为不满。可以想象,如果这次调控时滞期过去,仍未看到政策效果的话,调控政策定会再次重拳出击,打压高起的房价。

其次,宏观调控存在滞后期。政策出台需要市场一个消化过程。随着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越来越细、力度越来越大。而各地房价上涨冲动大,政府、房地产商、购房者三方博弈存在,使宏观调控措施滞后效应甚为明显。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不会因此止步不前,未来房价已显示出难测,银行早已谨慎行事。在市场供过于求、资金来源趋紧情况下,房地产价格继续走高将日趋艰难。

再次,更多因素使高房价丧失支撑力。其一,需求趋于乏力。普遍中低收入者购房能力已将耗尽;大学生就业难,起薪降低,房价收入比过高,购买力严重不足。税收力度加大,五年内卖出二手房,要缴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以及个人所得税等,使炒房现象将得到大大抑制。20067月对外资、港澳台购房设限,使高房价丧失一支重要支撑力量。此外,股市恢复正常,也会分流大量炒房资金。资金供应将不会过于充裕。其二,相对高房价,房子的租金较为便宜,也相对稳定。有些地方有时租金反而下跌。一个健康的房地产市场,房价应该与房屋租金同步上涨。可是中国这几年房价连续上涨,租金却基本不变,说明房价上涨多为非理性。而且,大量资金为追求高利润涌入这个市场,使房地产市场泡沫化程度加深。一旦一些资金撤出,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诸多因素表明,房价逆转已成山雨欲来之势,没有更多基础因素可以支撑房价长期持续上涨。

资源性产品价格将上涨但仍在政府掌控之下

2006年是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首年,这是我国第一次提出节能降耗约束性指标。但到年末,这一目标并未能实现。造成中国能源消耗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关键在于中国能源价格长期实行不完全成本定价,造成能源价格机制的扭曲,市场规律无法自动调节能源消费行为,使国家降低单位GDP能耗的努力收效甚微。要根本改变目前的高能耗状况,就必须触及能源的定价机制。 这方面的改革正在加紧进行,据悉,由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起草的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方案——《关于深化价格改革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意见》,已获得发改委主任办公会议的原则通过,按照该方案,资源性产品价格的改革将从水、石油、电力、天然气、煤炭领域展开,并提高排污费、污水处理费和垃圾处理费的征收标准。整套方案的最大变化在于,把环境治理成本和资源枯竭后的退出成本计入上述产品的定价中。天然气首当其冲。根据发改委的监测数据,2003年,原油、天然气、发电用煤之间的价格比较关系,国内为10.4 10.41,而同期国际市场上的比价为11.040.25——中国天然气价格明显偏低。这成为天然气提价的一个重要依据。国家发改委就此提出,逐步将国产天然气的价格提高到与国际价格接轨的水平,实现天然气价格与国际市场可替代能源价格接轨。同时,将继续完善成品油的价格形成机制,择机开征燃油税。在电力价改领域,改革路线图也已日渐清晰。近年来开展的电价改革中,由于输配电价尚未形成,目前进行试点的区域电力市场竞价上网被多次叫停。为解决这一问题,此次资源性产品价改方案中,建立销售电价与上网电价联动机制的内容被明确提及。此外,还将进一步完善“差别电价”的政策。在煤炭价格上,新方案的主要思路是完善煤炭成本的构成,在成本中加入矿权取得成本、资源开采成本、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成本、安全生产成本以及资源枯竭后的退出成本。

物价将继续保持低位良性增长

中国科学院预测研究中心日前在一份研究报告中预测,2007年中国经济发展将出现三大趋势: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可能下降,居民消费增长较为平稳,物价将继续保持低位良性增长。预计今后中央的调控目标和措施将会更加坚定,调控政策设计将更加合理,针对性将更强,执行力度也将明显提高,这些都有利于抑制地方政府过强的投资冲动,因此,虽然相当庞大的在建项目可能使2007年投资保持较高的增长惯性,但增幅可能会回落。与05年相比,2006年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有所提高,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基本持平。政府采取了加快医疗体制改革、抑制教育乱收费、控制房价上涨等一系列措施,以减轻城乡居民的消费负担。这些都将是2007年消费稳定快速增长的有利因素。虽然政府为抑制投资过热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以及为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所做的贸易政策调整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就业,从而影响消费的增长速度。但居民消费2007年仍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分析认为,拉动价格水平上升的因素依然存在,如原油价格的未来走势仍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成品油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将加快推进,可能会使这些产品的市场价格出现恢复性上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环保、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具体要求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的生产成本等。而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可能呈现下降趋势,钢材、部分有色金属、纺织品、家具等产品出口退税率近期的相应下调,也会抑制相应产品出口增长,从而增加中国国内供给,这些因素则会抑制未来价格水平的上升。因此,物价水平在2007年将可能继续保持低位良性增长。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